2025 年 8 月 受限空间作业典型事故案例,解决方案,设备推荐
一,事故案例
2025年 8 月 3 日 14 时许,在北京顺义区京密快速路与天纬四街交叉口北侧约 250 米处,北京栾笙通讯有限公司的两名工人在进入通信管道线缆井开展牵引作业时,不幸发生中毒和窒息事故,最终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2025 年 8 月 6 日 21 时许,在北京海淀区青龙桥街道大友庄 100 号院东门西侧 30 米处,又有两名工人疑似在作业时坠入化粪池。虽然消防部门迅速展开救援将两人救出,但遗憾的是,他们已暂无生命体征,随后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
这两起发生在 8 月的事故案例,都在警示着我们,受限空间作业容不得半点马虎,需要严格遵循相关安全规范和操作流程。企业应加强安全管理,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测,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监管部门也需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上演。
二,解决方案
1. 检测前的通风处理
强制通风:作业前 30 分钟开启机械通风,对于深井下空间,需将风管延伸至底部,确保空气充分置换。
2. 科学的检测方法
采样点选择:沿受限空间入口向内部延伸,在距离入口 1m,3m 及最深处设置检测点,每个点需检测上(距顶部 30cm),中(空间中部),下(距底部 30cm)三个高度,避免因气体分层导致漏检。
检测顺序:严格遵循 “先测氧气,再测有毒气体,最后测可燃气体” 的顺序,防止可燃气体检测时的火花(如催化燃烧传感器的加热元件)在缺氧环境中引发风险。
采样方式:对于密闭性强的空间,使用延长采样管(长度≥5m)伸入内部采样,避免检测人员过早进入。
3. 动态监测要求
作业中复测:每 30 分钟记录一次气体浓度,若进行焊接,搅拌等可能产生气体的作业,需缩短至 15 分钟一次。
异常处置:当检测值超过安全限值(如氧气<19.5%、硫化氢>10ppm,可燃气体>10% LEL),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并加强通风,直至复测合格方可重新进入。
三,设备推荐
移动式区域气体检测报警仪 GQB - 200A7 Pro PTL
GQB - 200A7 Pro PTL 通过把受限空间内气体连续不间断的抽出来,视频通过电缆引出来进行气体监测和视频监管,在一台设备上实现气体抽取和监测,视频采集,视频展示,云台调整,视频存储,视频上传系统平台和手机端的功能,实时查看检测数据和监控画面,远程调整云台,实现受限空间内作业的连续在线监管。
总结,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的核心是 “敬畏风险,严守规程”。企业需摒弃 “经验主义”,将气体检测,通风,监护等措施转化为 “不可逾越的红线”,通过 “事前充分准备,事中严密监控,事后复盘改进” 的全流程管理,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事故,确保作业人员 “进得去,出得来,保安全”。
发布时间:2025年8月21日
文章来源:东方报警官网
说明:本网站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及版权问题等错误信息,请及时联系我们,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