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油田构建互联网+QHSE安全管理体系

行业资讯

117日,采油三厂以最严肃的态度抓责任落实、最严格的监管抓专项整治、最严厉的处罚抓问责追责和最严谨的标准抓三基工作,积极创建“互联网+QHSE”的“四维三化”管理体系,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健全正激励机制,持续推进管理体系建设,实现QHSE安全管理的全员、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的标准化、信息化和网络化。

该厂积极创建“互联网+QHSE”的“四维三化”管理体系。四维:以人员、要素、专项、时间作为QHSE管理的四个维度,用系统管理方法,以要素和专项作为QHSE管理体系的构建框架,通过建立和完善制度、业务程序和工作标准,全员按照制度、程序和规程中所规定的时间、所确定的标准进行QHSE的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管理大格局。管理要素主要包括:安全责任、制度建设及落实、安全培训和教育、安全文化、风险辨识及控制、隐患排查治理、检查督查、应急管理、井场(站)本质安全建设、考核问责。管理专项主要有:质量、环保、硫化氢、井控、直接作业环节、职防、承包商(油田专业化服务队伍)、防恐防暴等十一项管理专项。人员:全员分工负责。时间:覆盖全天候、全过程,以年度为单位,针对不同月度、季节特点差异化的实施QHSE管理源头追溯。

风险管控为核心、以直线责任为主线,以“两书一表”为着力点,该厂按照部门、单位的职责职能,开发具有安全生产管理预警提示(资质取证、设备设施检验、隐患问题整改等预警)、辅助决策、统计分析、信息共享等功能的安全管理平台及APPQHSE管理工作“看得见、摸得着”,实现QHSE安全精细管理的标准化、信息化和网络化

该厂从管理创新、制度更新、标准规范制定、风险识别、案例汇编、我为安全作诊断、事故案例分享、四十查找和双十选树等层面建立激励机制,完善“正激励”积分管理制度,从意识层面全面推进个人安全向团队安全的整体转变。

以作业风险和工艺安全为核心,该厂重点开展两项分析工作。从地下到地面、从采油到集输,在各工艺节点开展HAZOP分析工作,落实装置、工艺流程的风险管控;在全厂136类、承包商24类作业活动中开展JSA分析,落实作业活动的风险管控;同时依托情景构建的方式,充分评估事故风险,落实有效的应急处置对策,提高风险的应对能力。

持续以“两书一表”建设为重心和抓手,该厂各单位、部门及承包商严格按照“四维三化”的要求明确各自的管理要素和管理专项,制定年度QHSE工作计划书,深入开展各个要素、专项的风险辨识、隐患排查、薄弱环节分析工作,建立和完善制度、规程和作业指导书,不断夯实QHSE安全生产基础。

加强班组建设、夯实基层工作、提高全体员工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角度出发,该厂以标准化班组为基础、以标准化岗位为核心、以标准化现场为必要条件,在固化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基层班组“三标”建设标准和规范,对班组、岗位和现场提出具体要求,持续将现场管理工作转向科学化、标准化,形成值标准岗、上标准班、干标准活的良好局面,形成场站标准化管理的APP,员工可以参照标准进行工作,领导可以参照标准进行检查。

以定“门槛”为激励导向,该厂结合所有岗位特征、工作量、创新和安全系数等因素,依据岗位职责、类别、工作标准和岗位层级,评估完成工作的质量、效率、业绩和贡献等,最终确定标准工作量、标准工时、标准质量、标准效率,打造“专而精”的员工价值积分绩效考核体系。以定“菜单”的不同侧重点为核心。考核内容包含基础工作、比武成绩、改善经营管理建议及创新效果等,三只人才序列各有侧重,专业技术考核突出发现技术难题、带领解决难题和论文发表;经营管理考核突出工作量、完成效率效果和论文发表;技能操作考核突出师带徒成果、一线安全指标、发明创造及实用性。以定“等级”衡量执行指标。考核结果与绩效分配、职位调整、评先树优等直接挂钩,真正形成重实绩和重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激励员工争做安全卫士,为西北油田安全生产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