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油田筑牢冬季安全生产“防护墙”
“通过针对性安全监察,井控、防恐、资料台账三类问题明显遏止,安全隐患由上旬的31起下降到8起。”12月15日,西北油田采油二厂采油管理一区旬会上,安全生产运行中心副主任王立胜进行通报。
进入冬季以来,采油管理一区紧密围绕“无违章、无隐患、无事故”安全工作主线,开展了“大干60天,消减安全隐患,提高现场质量”活动,积极与厂安保科联系,采取多种措施,调动全员绷紧安全弦,掀起了上下联动、人人保安全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加固安全生产的“大堤”。
上下联动,安全工作没有“旁观者”
11月20日22时许,6-2计转站外突然来了6个不明身份人员,不回答口令,气势汹汹,拿着石头敲击大门,试图强行闯入站内。值班人员立即启动“反恐、防暴”应急预案,管理区防暴队员听到警报,立即手持防暴盾牌、棍棒集结,快速赶往事发地,经落实是由采油厂安保科组织的“反恐、防暴”突发应急实战演练。
宁可千日无火,不可一日不防。冬季以来,管理区落实冬季安全生产的“九防”规定,与厂安保科建立互动热线,细化梳理事故预案,成立抢险、防暴突击队,落实车辆、器材、工具,开展反事故预案演练,提高队伍应变能力。同时,做好施工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把住直接作业环节的安全预防源头,拧紧特殊作业安全预警螺丝,建立了“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工作中指定人监护、班成员相互监护”三重监护体制,做到安全工作群监、群查、群防、群治。
零点行动,消除隐患从“零做起”
越是气候恶劣越要狠抓安全,越是工作繁重越要狠抓安全检查。为确保今冬明春安全生产,采油管理一区建立安全突击检查长效机制,配合厂安保科,开展零点行动,推行突击检查。
检查采取不通知、不定点、不定时的“三不检查”方式,从晚上8时到凌晨6时,分路到计转站、单井作业现场,进行安全突击检查,落实夜间执岗情况、反恐防暴工作落实情况、重大突发事件的防范情况。在生产现场,检查组把员工操作、井控和反恐、防暴作为重点,对操作不熟练或不合规范的,手把手地进行示范指导,直到教会为止。
冬季塔河的夜,穿着厚棉袄,在零下5摄氏度以下也能感受到刺骨的冷。12月8日2时,安全员魏衍成到7-3混配站。经查对答口令、验身份、交出随身携带的火种后,他准入了这个甲级安全要害站库。
“知道发现可疑人员怎么处置吗?”7-3混配站值班人员杜志勇毫不犹汇报了防恐防暴汇报程序。
随后,魏衍成走进值班室,电脑屏幕清晰地显示着大门及站内几个重要部位的情况。
“有了这套监视系统,我们对全站的安全等情况掌握得清楚多了。”杜志勇充满自信地说。
2015年6月12日,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组织召开了检维修作业环节气体检测预警预报系统专家评审会。
会上,系统开发单位哈尔滨东方报警设备开发有限公司介绍了该系统的开发过程、所获专利及系统在国内石油化工企业的应用情况。作为该系统的应用单位之一,中国石化石家庄炼化分公司应用工程负责人介绍了系统的使用情况,与会人员还审阅了系统申请专利的相关技术资料。会后,协会组织全体参会人员观摩了该系统在石家庄炼化柴油加氢等装置区的现场应用演练。
大家认为,该系统的技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实现了检维修作业环境变更状态信息首先送达作业人员的目标,满足了危险区域全天候监测、环境变更状态信息及时送达周围工作人员的要求。该系统为加强工作环境检测、强化作业环节管理提供了技术保障,为及时处理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险情赢得了宝贵时间,为抢险人员的自身防护、防止事故扩大提供了及时的警示。该系统技术在国内同行业领域中处于领先水平,值得推广。
来自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国化工集团、华北制药等单位的16位安全管理、检测技术专家,以及相关企业、技术服务机构负责人员等20余人参加了评审会。
最终意见:哈尔滨东方报警设备开发有限公司的产品,将创新理念与先进技术相结合,科学合理,实用性强,稳定可靠,处于国内外同行业领先水平,建议推广使用!
该系统使用无线报警技术,将现场固定式可燃有毒气体探测器和便携式可燃有毒气体报警器有机结合,扩展了原有固定式可燃有毒气体探测器的功能,扩大了警示范围,实现了作业人员和危险环境的隔离,可有效避免人员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