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监总局通报山东等地区五起煤气中毒事故

行业资讯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
山东富凯不锈钢有限公司“11·29”重大
和其他地区四起较大煤气中毒事故的通报


安监总厅管四〔2015〕11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015年11月29日17时50分左右,山东省滨州市山东富凯不锈钢有限公司发生重大煤气中毒事故,已造成10人死亡、7人受伤。经初步分析,事故直接原因是煤气管道1号排水器水封被击穿以及附近排灰管上闸阀违规开启,下闸阀阀体开裂,造成大量煤气泄漏,导致有关人员煤气中毒。事故暴露出该公司存在煤气管道设计、建造不符合有关规程要求,煤气安全管理责任不清晰,排水器水封、排灰管闸阀等煤气隔断装置失效等突出问题。


今年以来其他地区发生了4起较大煤气中毒事故,共造成14人死亡,分别是:广东省三水化工实业有限公司“3·15”、河北省东海特钢集团有限公司“3·19”、河南省中原特钢股份有限公司“4·2”、山西省华鑫源钢铁有限责任公司“8·31”较大煤气中毒事故,均是在检维修和复产时发生的。这些事故反映出事发企业没有持续巩固冶金煤气专项治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煤气安全管理制度流于形式。企业受经济下行影响,涉及煤气作业的停产、复产、检维修工作频繁,但未制定停气吹扫和送气置换等专项安全方案;煤气作业也未严格落实审批及确认制度。二是煤气安全培训不到位。企业未及时对新招、转岗和相关方的煤气从业人员开展安全培训,造成煤气从业人员缺乏煤气安全防护意识和岗位安全技能。三是现场煤气安全管理混乱。企业没有对生产区域与检维修区域实施有效的煤气隔断措施,相关方从业人员在安全措施未经确认的情况下即实施作业;煤气从业人员未按规定配戴防护用具,现场“三违”现象严重。四是应急管理不到位。企业缺乏有针对性的煤气事故应急预案;事故发生后,施救人员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盲目施救,导致事故扩大。


各地区要高度重视冶金企业煤气安全监管工作,充分认识到煤气事故的频发性和复发性,认真吸取事故教训,针对上述5起事故暴露出的突出问题,仔细分析本地冶金企业煤气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杜绝同类事故发生。

一、开展冶金煤气专项治理“回头看”


2010年至2012年,全国持续开展了冶金煤气专项治理工作,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但由于一些企业没有把专项治理的成果固化为安全管理的制度,随着人员流动变化、制度执行不到位等情况的出现,今年以来冶金煤气安全管理弱化的现象有所抬头,各地区要根据本地冶金企业安全监管工作实际,开展冶金煤气专项治理“回头看”工作。要加大执法力度,重点检查煤气管道隔断装置是否有效、煤气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冶金企业煤气防护站设置、煤气作业审批制度落实、煤气从业人员培训、应急救援管理等方面情况。

二、切实加强煤气安全管理


要监督冶金企业加强煤气安全管理。一是按照《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2005)、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开展冶金企业煤气安全管理专项检查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0〕63号)和《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冶金企业煤气安全技术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0〕125号)要求对表检查,认真整改隐患。二是在涉及煤气作业的停产、复工及检维修工作前,认真制定煤气停气和送气专项安全方案,落实煤气作业审批制度和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实行全过程安全条件确认和监护制度。在未现场核实人员是否全部撤离的情况下,不得送气,不得组织恢复生产。三是加强煤气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含相关方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确保从业人员熟练掌握煤气作业风险、岗位安全操作技能、现场煤气检测与监控、防护装备使用与维护、煤气事故处置与救援等知识,未经考核合格不得上岗。

三、强化煤气事故应急管理


要督促冶金企业认真分析煤气作业风险,制定有针对性的煤气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并加强应急演练,提高煤气从业人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发生中毒事故后必须由受过应急技能培训的专业人员施救。


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
2015年12月8日

(来源:安监总局)

 

             关于检维修作业东方报警公司有话要说

    2015年6月12日,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组织召开了检维修作业环节气体检测预警预报系统专家评审会。
    会上,系统开发单位哈尔滨东方报警设备开发有限公司介绍了该系统的开发过程、所获专利及系统在国内石油化工企业的应用情况。作为该系统的应用单位之一,中国石化石家庄炼化分公司应用工程负责人介绍了系统的使用情况,与会人员还审阅了系统申请专利的相关技术资料。会后,协会组织全体参会人员观摩了该系统在石家庄炼化柴油加氢等装置区的现场应用演练。

    大家认为,该系统的技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实现了检维修作业环境变更状态信息首先送达作业人员的目标,满足了危险区域全天候监测、环境变更状态信息及时送达周围工作人员的要求。该系统为加强工作环境检测、强化作业环节管理提供了技术保障,为及时处理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险情赢得了宝贵时间,为抢险人员的自身防护、防止事故扩大提供了及时的警示。该系统技术在国内同行业领域中处于领先水平,值得推广。

    来自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国化工集团、华北制药等单位的16位安全管理、检测技术专家,以及相关企业、技术服务机构负责人员等20余人参加了评审会。
最终意见:哈尔滨东方报警设备开发有限公司的产品,将创新理念与先进技术相结合,科学合理,实用性强,稳定可靠,处于国内外同行业领先水平,建议推广使用!

     该系统使用无线报警技术,将现场固定式可燃有毒气体探测器和便携式可燃有毒气体报警器有机结合,扩展了原有固定式可燃有毒气体探测器的功能,扩大了警示范围,实现了作业人员和危险环境的隔离,可有效避免人员死亡。

http://www.chemicalsafety.org.cn/qydetail.php?id=20671 

检维修作业环节气体检测预警预报系统

   综合的概括一下,缩短人员响应时间,增加人员应对时间,提高人员生存机率,降低事故发生率
   创新点:本项目的创新点在于应用无线通讯技术、移动开发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等物联网技术,实现了气体检测报警领域的检测与人员互连、与处置机构互连,进而达到有效检测报警,降低人员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关键技术:关键技术包含稳定无线通讯技术、气体检测技术、本安防爆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等。
   技术水平:本项目的开发及应用通过对相关期刊、专利及对国内外行业技术的检索,鲜有相关应用的论述,更无相同产品面市,本项目技术水平现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过去十年我们聆听客户的需求,我们潜心于技术创新与积累,今天我们带着一点点的成绩在这里向您汇报,就是想通过我们的“术业有专攻”为我们国家,为我们的工业领域做点事,让因气体泄漏造成的伤亡减少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