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牢标准化工作基础,推动多体系融会贯通——访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技术总监尹辉
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必要途径,也是政府实施安全生产分类指导、分级监管的重要依据,更是各地各单位有效防范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同时,《安全生产法》第四条明确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对此,针对各地、各单位在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如何更好地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促进企业整体安全生产水平的提升等问题,本刊采访了拥有 30 年化工行业安全管理经验,曾先后在制药、氯碱等企业中担任部门经理、安全总监等职务,实践管理经验丰富的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技术总监尹辉,其曾帮助包括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中化集团在内的多家大型化工企业构建安全管理体系,并作为审核组成员,主持、参与过数十家企业的安全、运营管理体系审核。
Q:您认为,开展安全生产 标准化工作,对于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有哪些积极作用?
尹辉:第一,对于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要求,主要是实现“安全健康管理系统化、岗位操作行为规范化、设备设施本质安全 化、作业环境器具
第二,《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 号)中强调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一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必要途径 ;二是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的长效制度;三是政府实施安全生产分类指导、分级监管的重要依据;四是有效防范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
第三,从政府监管层面来看,安全生产标准是安全监管部门指导帮助企业规范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的有效手段。从企业安全管理层面 来看,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企业持续改进安全生产条件、实现本质安全、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途径。
第四,对于企业而言,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良好运行既是企业安全管理体系良好运行的基础,也是企业良好安全文化的基础,更是企业保障安全生产的基础。
Q:您认为,目前企业在创
尹辉:以 2004 年国务院下发 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 号)为标志,安全生产标准化已有超过 16年的发展历程,但是在实践中,我认为仍然存在以下4
第一,很多企业仍然很狭义、片面地理解“安全”,没有真正认识到过程安全管理的真正含义,导致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在创建和运行安全生产标准化过程中“单打独斗” 的情况仍然屡见不鲜。
第二,很多企业缺乏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内在需求,往往 是“为达标而达标”,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与实际工作脱节严重。比如,一些企业将安全生产标准化搞成只注重文档、台账等表面化、形式化的工作,或者将其作为一种“运动式”“迎检式”“被动式”的工作,这显然难以让安全生产标准化切实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三,一些企业没有认识到包括安全生产标准化在内的安全管理体系,创建、运行的前提和基础是风险管理。在实践中,对于各个要素往往并没有基于“风险”来做,没有真正做到对风险的管控,导致安全生产标准化缺乏系统性、适用性。
第四,在实践中,企业往往会同时运行几套管理体系,如在运行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同时,运行 QHSE 体系、过程安全体系、计量和能源管理体系等,但并没有有效协调、融合,导致“两张皮”,甚至“几 张皮”现象严重。
Q:您刚才提到企业在创建和运行安全生产标准化过程中仍然 存在一些问题,那您认为,企业应如何解决这些
尹辉: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在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往往各不相同,真正的解决方案也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结合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对包括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在内的40余家企业开展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咨询辅导工作经验,我针对化工行业,简单谈两点“通用” 建议,希望能对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提供一点参考。
第一,企业要建立安全领导力工作机制,明确企业各层级负责人的工作要求,不断提高企业的安全领导力,尤其是企业主要负责人的领导能力。安全领导力,即企业各层级领导者在管辖的范围内充分利用人力、财力、物力和安全文化等资源,带领整个团队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的能力。企业应将安全领导力建设作为企业安全管理、安全
第二,重视业务风险管理。科 学的安全管理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基于风险的管理,安全管理体系的每一个要素都应基于风险管 理,而且应是“全流程”“全天候”“多维”的。例如,化工企业的风险,涉及化工装置的设计、设备采购、安装调试、开停车、运行、检维修、变更、报废拆除等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应该将各专业的业务风险识别和管控作为建设包括安全生产标准化在内的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和前提。
Q:您之前提到,在实践中,企业在运行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同时,往往还会运行其他管理体系。那您认为,如何才能让这些工作更好地融合,避免出现“两张皮”,甚至“几张皮”现象?
尹辉:在实践中,企业往往会同时运行几套管理体系,一方面,针对安全管理系统,很多企业在
对此,企业在做好这些“管理体系”“标准体系”融合时,务必要注意“融合”并非是简单的“捏合”,而是一个求同存异的过程。任何一个管理体系的有效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