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两男子切割油罐车罐体突发爆燃不幸身亡,现场画面曝光
通报:2021年10月25日17时10分许,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潘桥街道马桥村,一大货车车主与修理工在切割车辆空罐体过程中发生燃烧,两人烧伤从罐顶坠落被紧急送医,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具体原因正在调查之中。
视频显示,停在路边的一辆红色货车突然爆炸起火,瞬间火光冲天,冒起浓烟。爆炸威力巨大,停在附近的车辆被震动,行人惊慌躲避。现场火势凶猛,大火窜起十多米高,浓烟更达数十米高。
26日,据事发地附近一商户称,爆炸发生在25日下午5时许,爆炸车辆为一大型货车,修理工正在维修油箱时发生了爆炸,“我家离那有200米左右,当时爆炸声音特别大,车子先爆炸后起火,听说大车司机和修理工都不行了。”该商户还说,那个汽修店是今年开张的,当时火势特别大,行人都不敢靠近,目前事发地还在封锁中,不让靠近。
切割作业引发的火星
成为一场火灾的“罪魁祸首”
有实验证明,热切割火花的喷溅颗粒温度达上千度,当颗粒离开气割点10~20秒之内仍保持着800℃左右的温度,远远高于一般可燃物的燃点。
在此提醒,工人在电焊作业、金属切割或其他带火花作业时需具备相关资质,严格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应检查周围是否有易燃易爆物,作业面是否有诸如油漆类防腐物质,如果有应事先做好妥善处理,以免发生火灾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
在动火检修作业中,
加热、熔渣散落、火花飞溅
可能造成人员烫伤、火灾、爆炸事故,
弧光辐射、触电等也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应做好以下防护措施。
01
动火作业检修时的危险性
◆ 系统安全措施不到位。如处理不干净、容器内存在死角、盲板插加不合理、相连物料管线未隔开、阀门内漏等,动火时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 可燃、易爆介质吸附在设备、管道内壁表面的积垢或外表面的保温材料中,如处理不干净,动火时会释放出来,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 石化企业生产动火点周围及下方存在易燃、易爆物品,如未清除干净,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 管理方面不按规定办理动火证、不执行动火证规定的安全措施,易造成火灾爆炸事故。
02
动火作业检修作业安全措施
◆ 检修作业前,联系工艺人员将系统有效隔离,把动火设备、管道内的易燃易爆介质排净、冲洗、置换。
◆ 分析合格后,办理《作业许可证》、《动火作业许可证》分级审批;取样分析合格后,任何人不得改变工艺状态;动火作业过程中,如间断1小时以上必须重新取样分析。
◆ 《动火作业许可证》由动火作业人员随身携带。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清楚工作内容,特别是有关部门签署的意见。
◆ 作业人员必须按要求穿戴劳保用品,持有相应的资格证;在进行焊接、切割作业前,必须清除周围可燃物质,设置警戒线,悬挂明显标示,不得擅自扩大动火范围。
◆ 动火作业应设监护人,备有灭火器;作业时,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动火现场。在甲类禁火区进行动火作业,项目负责人要按规定提前通知专业消防人员到现场协助监护。
◆ 进行电焊作业时,要检查接头、线路完好,防止漏电事故。
◆ 气焊作业时,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气瓶与动火点距离应保持在5m以上,检查气管完好。
◆ 高处焊接、切割作业时,需安放接火盆,防止火花溅落;同时,要清除下方所有的可燃物,地沟、
◆ 作业人员离开动火现场时,应及时切断施工使用的电源和熄灭遗留下来的火源,不留任何隐患。
◆ 作业完成后,工完料净场地清,做好现场的清洁卫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