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0家!山东省部署开展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大诊断行动
当前,山东省企业安全生产大诊断行动正在16市逐步展开,本次大诊断行动将覆盖危化品、非煤矿山、工贸三大领域。其中,在危化品领域,聘请了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对对2019年以来未接受专家指导帮扶的740家企业进行全覆盖诊断,对其他1097家企业按照10%的比例(110家)进行抽查诊断。
“较以往的检查更为细致系统”
9月26日,在山东省滨州市沾化瑜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对该企业关键装置、中控室等进行仔细检查之后,专家组组长李同斌认为,该企业重大危险源的硬件设施比较到位,但仍有很多安全生产细节存在问题。
在检查过程中,专家发现,由于近期连续降雨,该企业罐区附近的一处事故应急池内存有明显积水,尚未排出。“事故应急池是危化品企业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储存事故水的必要装置,平时必须为空的状态。”专家表示,如果该罐区一旦发生甲苯罐泄漏,事故应急池可以用以储存紧急排放的有毒有害污水,不会致其四处漫溢,产生更严重破坏。
李同斌表示,安全生产大诊断相较于以往的检查更为细致系统,能为企业开出安全生产“良方”,使其“对症下药”。“这次诊断我们专家按照仪表、设备等不同专业进行分组查看,从企业的台账资料到生产管理,到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标准化建设,包括重大危险的管理都进行查阅,所以安全诊断更系统、更全面、更有针对性。”
据介绍,截至9月26日,诊断专家组已对滨州市6家企业进行了诊断检查。李同斌认为,从目前检查过的几家危化品企业来看,企业大都存在自动化程度不高,自动化水平有限的问题。专家指出,涉及到重点监管工艺的全流程应该实现自动化,只有实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本质安全。
针对专家提出的上述问题,该企业负责人表示:“此次诊断组专家层次高,水平高,提出的问题细致、具体。对于专家查出的隐患组织成立专门的整改落实领导小组,立即进行整改落实,并举一反三,杜绝同类隐患的发生。”
“帮助我们发现了之前从未发现的问题”
9月27日,在山东海益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处于停产状态。在气化装置区,专家发现,泄压管组安全阀出口管径不符合安全排放标准。“安全阀的作用是紧急情况下泄压使用的。”专家表示,泄压管组口径小于安全阀出口管径,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将无法完全泄压,有发生爆炸的可能。另外,专家对该企业的安全意识表示肯定,该企业在发现公司存在安全隐患后立即自动停产,按照规范标准,升级改造液氯库房和防爆中控室等关键部位。
“这些检查对企业来说是一次帮扶式诊断,专家们帮助我们发现了之前从未发现的问题。”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氯化反应设备的原设置温度偏低,小于70℃,没能达到71℃沸点,会导致氯液中三氯化碳无法完全气化,一直残留在管道内,积攒到一定量后,容易引起爆炸。“通过专家的帮扶诊断,发现我们对一些技术标准的了解和规范上还存在差距,学到了很多知识。对于专家发现的问题,我们要举一反三,利用停产整修的机会,将问题分析明白,把隐患摸排清楚。”
对40多名专家集中培训
据了解,为了保证此次安全生产大诊断行动的质量,9月23日,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对第一周参与大诊断的40多名专家进行了集中培训。
培训会上,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总工程师程长进详细解读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安全专项检查督导工作指南》《关于加快推进危险化学品企业“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安全技术改造的建议方案》等文件要求,介绍了本次山东省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大诊断行动方案、安排与总体要求,并讲解了检查内容与方式、检查要求,以及检查表填写与汇总、报告的编制等。据介绍,专家组将通过座谈交流、查阅资料、现场检查等形式,从安全基础管理、本质安全设计、运行操作、设备电仪、消防与应急处置等方面开展为期8周的安全诊断检查。
山东省应急管理厅危化处副处长李冰强调,针对本次诊断行动,执法要及时跟进。各市县要对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