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武汉一大厦发生化工品泄漏险情

行业资讯

      据武汉市江岸区应急管理局通报,8月29日5时左右,辖区一商住楼凯信大厦807室发生一起化工品泄漏险情

      事发后,市、区应急、公安、消防、街道迅速处置,现场采取通风、吸附等措施消除了险情,没有出现火情和人员受伤情况

      目前,涉事单位武汉福鑫化工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已被警方控制,渗漏化工品已转至专用仓库,现场处置完毕后将予以封闭。

      同时,市、区有关部门已启动泄漏险情的调查处理工作。

      另有报道称,事发现场产生烟雾,并伴有浓烈的刺鼻气味,涉事化学品呈白色颗粒状,楼内办公人员被紧急疏散。

      经调查了解,涉事单位系武汉福某化工有限公司,为化工经营单位,2018年3月租赁个人商住楼807室,近期存放医药、农药物资。

      下午2时13分许,转运到货车车厢的化学物质突然发生爆响,白色气体迅速喷向上空、漫向四周。

      处置人员分析,估计是当时气温太高,该化学品在密封空间内挥发、膨胀,继而产生爆响。

      下午3时许,装载化学品的货车驶离现场。

      查询企业信息可知,该公司的经营范围许可项目为:危险化学品经营;食品互联网销售;农药批发;农药零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药品互联网信息服务等。

      有媒体进一步挖掘获悉,807室存放的化学品接近40桶,发生泄漏的主要是制作医药用品的化学物质,准确数量和泄漏原因有待调查。

      “(危险化学品)储存在商住楼,这明显是违规的。”应急管理人士指出,根据我国法律法规要求,危险化学品应当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内,并由专人负责管理。

      伴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加强和完善,安全管理部门对相应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越发的严格,对强化安全的要求也是三令五申。那么危化品到底要如何安全的存放呢?

      1、危险化学品分类隔离存放,做到专场专库、定点定位定置分区,专人管理,专车专运。

      2、包装物、容器由政府管理部门审查合格的专业生产企业定点生产,并经国务院质检部门认可的专业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且包装外形无明显外伤,附件齐全,封闭紧密,无跑、冒、漏、滴、蒸发现象,使用期在试压规定期内。

      3、易爆品储存

      易爆品仓库为单层建筑并装设避雷针。库房阴凉通风,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库温控制在15℃~30℃为宜,相对湿度一般控制在65%~75%,库房内部照明采用防爆型灯具,开关设于库外。

      堆放牢固、稳妥、整齐,防止倒垛,便于搬运,利于通风、防潮、降温。

      易爆品包装底铺垫20cm左右方木或垫板,不用受撞击、摩擦容易产生火花的石块、水泥块或钢材等铺垫。堆垛高度、密度、长度、间距、墙距、柱距、顶距等均需慎重考虑,不得超量储存。

      4、易燃液体储存

      易燃液体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源、氧化剂及氧化性酸类。

      闪点低于23℃的易燃液体,其仓库温度一般不得超过30℃,低沸点品种须采取降温式冷藏措施,露天储罐如气温在30℃以上时采取降温措施.

      储罐存放如苯、醇等商品时,其机械设备必须防爆,并有导静电的接地装置。

      5、剧毒化学品贮存

      做到“五双制”,即双把锁、双人取、双人用、双本账、双人管,并按期核对账目。

      剧毒化学品销售量、流向、储存量如实记录,防止剧毒化学品被盗、丢失或者误售、误用,如发现上述情况立即报告当地公安部门。

      建立易制毒化学品销售台账,如实记录销售品种、数量、日期、购买方等情况,其台账和证明财料保存2年。

      6、罐、桶装危险化学品不超储,瓶内气体不得用尽,一般保留0.2MPa的余压。

      7、每种物品注明物品名称、数量、特性及扑救方法。

      8、符合有关安全、防火规定,并根据物品的种类、性质,设置相应的通风、防爆、泄压、防火、防雷、报警、灭火、防晒、调温、消除静电、防护围堤等安全设施。

      9、电气设施根据贮存危险物品种类分级分区,库内照明采用防爆照明灯,库房周围不堆放可燃材料。

      10、从事销售、储存、运输危险化学品活动人员,进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知识、专业技术、职业卫生防护和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并考核合格后上岗作业。

      11、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对库区和使用场所设置的通讯、报警装置,进行全面检查,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处于正常适用状态,确保公司安全营运。

      12、重复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使用前进行检查,并做出记录,检查记录至少保存2年。

      13、不同品种、不同性质、不同批次的货物,严禁混存混放。对库存货物,要定期抽样检测,如有变化,要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14、进出货物时,技术说明书、检测报告,要随货同行,否则拒绝出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