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中石化齐鲁石化烯烃厂油品罐区四号罐在施工过程中发生闪燃

行业资讯

6月9日上午10点16分,齐鲁石化烯烃厂油品罐区四号罐在施工过程中发生闪燃,目前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近期,已发生了多起化工企业事故。夏季来临,化工企业面临的安全挑战陡然增加,这些安全事项务必注意。

 

本月已发生四起化工企业事故!敲响警钟!

 

1、6月4日15时左右,江苏三木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固废车间突发安全事故,事故发生后,政府相关领导及当地消防部门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紧急救援。经过3个小时的扑救,下午18时左右,大火扑灭,该起事故造成1人死亡。据知情人士透露,死者并非是江苏三木化工的工作人员,而是一名消防员。

 

三木化工作为一家主要从事合成树脂、溶剂、精细化工原料等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兼营化工品流通、仓储等相关产业配套经营,跨地区、跨行业的多元化大型企业,其产品包括35万吨环氧树脂、33万吨烧碱、30万吨醇酸树脂、28万吨丙烯酸、24万吨环氧丙烷、10万吨丙烯酸树脂等,是国内树脂行业的龙头企业。


截至发稿,江苏三木化工安全事故的情况并没有相关部门进行通报。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相关规定,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2、在三木化工刚发生事故的第二天,6月5日12点左右,浙江绍兴袍江新区越秀路的浙江恒业成有机硅有限公司硅油车间原材料储罐也突然起火,并伴有爆炸,导致硅油车间发生燃烧。

 

3、据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委宣传部官方微博消息,6月6日3时左右,淄博济维泽化工有限公司一液氯储罐管道破裂,造成液氯泄漏。城区上空被雾笼罩!

 

截至6月6日12时,淄博济维泽化工有限公司液氯储罐泄漏点已完成封堵,现场处置工作已结束。

 

送给化工企业:夏季安全生产防范九个要点

 

危化企业,危险化学品多,火灾危险性级别高,发生事故后,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毁。短短一周内,国内外接连发生多起化工相关的火灾事故,再次给我们敲响警钟!

 

进入夏季

重点作业安全要多加注意

做好“十防”

平安度夏

 

一、防有限空间作业事故

防范措施:

1、作业必须履行审批手续。

2、作业前必须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并将危险有害因素、防控措施和应急措施告知作业人员。

3、必须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

4、必须对有限空间的氧浓度、有毒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浓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合格后,方可作业。

5、作业现场必须配备呼吸器、通讯器材、安全绳索等防护设施和应急装备。

6、作业现场必须配备监护人员。

7、作业现场必须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保持出入口畅通。

8、严禁在事故发生后盲目施救。

 

二、防检修作业事故

防范措施:

1、作业必须履行审批手续,检修工作时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2、进行检修作业时,应至少有两名工作人员参与。

3、检修前,应切断电源,并在电源处加装锁具,上锁挂签,安排专人看护,必须严格执行“断电挂牌”制度,检修完成前严禁打开电源。

4、检修设备前必须进行放空处理。

5、在防爆区域进行检修时,注意防火防爆,安全使用防爆工具。

6、检修完毕后,应清点工具,防止工具留在机器内。

 

三、防粉尘爆炸事故

防范措施:

1、有效通风和除尘,禁止明火。

2、在设备外壳设泄压活门,采用爆炸遏制系统。

3、对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厂房要按照防爆技术等级进行设计,单独设计通风、排尘系统。

4、湿式打扫车间地面和设备,防治粉尘飞扬。

5、保证系统的密闭性,必要时对密闭容器或管道中的可燃性粉尘充入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以减少氧气的含量,抑制粉尘的爆炸。

6、应该采用非活性粉尘的方法,如加强机器的维护保养,在新建厂房车间时,要采用先进的建筑材料,保留足够的泄压面积和通风设施。

 

四、防液氨制冷事故

防范措施:

1、加强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要定期检修,杜绝带病运行,且必须经质监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确定报废的,要坚决停止使用;列为监控运行的,要制定监控运行管理制度,严防事故发生。

2、严格开、停车和生产交接环节安全管理。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并严格执行,在大修特别是在长期停车后的开车前,要做好三项工作:一是要制定严密的开车方案,避免匆忙开车;二是要加强开车前的安全教育;三是做好开车前的安全检查,确保开车安全。

3、加强液氨安全管理知识培训。将液氨安全管理知识培训作为企业日常和“三级”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液氨制冷操作人员要按国家有关规定,做到持证上岗。

4、建立、完善设备设施检修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严格的设备设施检修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作业证制度,加强对带气、动火和设备内作业等检修作业的安全管理。

5、做好事故应急救援准备。制定完善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成立应急抢险救援队伍,配备应急抢险救援器材,并进行经常性的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确保一旦发生事故能够迅速有效处置,将事故损失降低到较低限度。

 

五、防触电事故

防范措施:

1、电气作业人员要严格按操作规范进行作业。作业时要穿戴工作服,配带绝缘鞋、绝缘手套等劳保用品,高空作业扎好安全带。关键部位要做到一人作业一人监护,并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2、定期对线路及电路进行检修,老化的电线要及时更换;按规定对相应设备做好跨界片连接及接地装置。

3、不准带电作业,不准乱接临时电线。如生产急需临时电源,必须办理《临时用电票》,由电工接线,并按规定架高和绝缘。

4、电气人员做好日常巡检和交接班,雷雨天气要加强巡检,每班要对现场临时电源线检查一次;固定电源线路做好日常检查,并做好记录。

5、岗位职工在打扫卫生、擦拭设备时,严禁用水冲洗或用湿布去擦拭电气设备。

6、非电气人员严禁私自触摸、拆卸和检修电气设备,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六、防雷击事故

防范措施:

1、建筑物、独立建筑物、罐区、易燃易爆区域应按现定安装避雷装置。全部进行防雷检测,达到合格标准。

2、在外遇雷雨时,要在屋顶下方稍有空间的房屋或金属房中躲避,如附近没有躲避的场所,应两脚合拢,尽可能站在不吸湿的材料上,不要站在高大单独的树木下。

3、不要靠近高压电杆、铁塔、避雷针的接地线周围20米以内,以免雷击时发生跨步电压触电。

4、在室内,人体最好离开电线、灯头或无线电天线1.5米以外,尽量远离暖气管线、水管线、气管线等与外界相通的金属导体。

5、防雷击安全装置,必须检测维修一次,达到安全要求。

6、雷雨天气不得进行建筑物上部、罐体上部和高处作业。

7、认真检查危险介质工业管道接地、法兰跨接片、静电接地报警器等防静电装置,防止静电危害。

8、夏季多雷雨天气,应提前做好防雷静电接地检测工作,作业前严格检查静电接地是否连接正常。打雷期间,停止一切室外作业。

 

七、防火灾爆炸事故

防范措施:

1、认真落实各级HSE、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防火防爆管理制度。

2、定期检查,确保消防设施齐全好用。一旦发生火灾事故,能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将火扑灭,若火势无法控制应迅速报火警。

3、员工要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严禁携带火种进入生产区。

4、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认真研究制定动火安全措施,并严格执行,同时做好动火现场监护工作,实施全过程不间断监控。

5、加强锅炉、压力容器、气瓶、压力管道的防火防爆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对危险部位的监控,科学、准确地记录运行参数和指标,及时分析运行情况和解决异常情况。

6、加强对可燃气体泄漏装置的管理,确保安全有效。

7、要加强食堂用电、用气管理,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工作和检查。

 

八、防高处坠落事故

防范措施:

1、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2、尽量避免雨天露天作业,必须在雨天露天作业时,必须采取防滑措施,不得因穿雨衣不方便,借口不系安全带,安全带卡扣不能随意乱接。

3、检查装置平台,各类高架平台护栏要齐全、可靠,各间隙和漏洞要补全。

4、雷雨、大风天气禁止室外高空作业。

 

九、防中毒中暑事故

防中毒:

夏季天气炎热,有毒有害气体挥发、扩散速度加快,接触有毒气体岗位的操作人员很容易发生有毒有害气体中毒。

员工穿戴比较单薄,而且容易出汗,有毒有害物质容易通过毛孔进入体内造成中毒,这种中毒开始没反应,但是一旦有反应就非常严重。

另外,进入容器内作业,要防止有毒有害气体侵害,也要防止发生作业人员缺氧窒息,造成人员伤亡。

防范措施:

1、加强相关工作岗位人员的个人保护意识,观察风向,做好有毒有害气体中毒防护。特别是直接或间接接触有毒有害气体的作业人员,必须加强人身保护及监护工作。

2、检维修作业时,要佩戴防毒面具,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安全防护用品,尤其注意有伤口或伤口未愈的,避免接触有毒物质。关键部位作业要做到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3、治理有毒有害气体“跑冒滴漏”,保持现场环境质量。

4、凡进入容器内作业,必须研究制订施工方案,提出明确安全要求,制订详细的安全应急预案,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防护措施,保障作业人员生命安全。

5、进入有毒有害、易燃易爆介质的设备施工前,必须按规定办理《受限空间作业证》,必须采取清洗、通风、取样分析、检测等措施,施工中按要求配戴呼吸器或防毒面具,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十、防倒塌事故

雨季中,暴风雨会经常出现,从而引起各种设备及建筑设施倒塌事故,不仅造成物资财产的损失,还会造成人员伤亡。

防范措施:

1、雨季前要认真检查各种设施,对危险设施必须及时做出处理,人员和设备撤离,防止事故发生。

2、做好各种设备的安全防护工作,使用新设备、采用新技术,一定要仔细研究是否达到安全可靠。

3、在作业过程中,按照安全程序操作,严禁违章作业。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