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油田:科技强安筑牢安全大堤

行业资讯

 “您即将进入油气生产场所,本井场高含硫化氢,相当危险,请您赶快离开!”视频监控检测到TK743井有牧羊人来到井场门口,在听到监控广播用汉语和维语两种语言喊话后,就自觉远离了井场。

是的,这就是西北油田分公司采油三厂科技强安信息化管理,井场视频监控的成果,有效杜绝了安全隐患,做到安全管理工作的再度升级。

参数报警告知油井安全异常

该区将所有油井的油压、套压、回压、炉温等参数,按照具体要求在信息系统进行了设定,要是数据超出正常范围,系统就会自动报警,为处理油井异常赢得了先机。

11月26日晚23点半,TH10297X井注水压力高达21兆帕,听到系统报警,值班人员立即将情况向生产安全运行中心主任高英晗进行了汇报。接到电话,高主任二话不说,穿上棉衣、拿上电筒,冒着零下6度的寒冷直接赶到了TH10297X井井口。

 在井场,高主任和值班人员一起逐点、逐项分析,排查注水泵起压的原因。当他看到井口和注水泵出口压力差异较大时,他就和值班人员顺着管线一个阀门、一个卡箍的详细摸排。

 “按照机泵出口管网来看,没有什么问题,就是包在保温材料里面的单流阀很是怀疑。”它们打开单流阀时,看到了油泥和杂物将里面堵塞,导致单流阀开关不灵。“哈哈,这就是问题发生的根源。”经过现场处理,隐患得到了及时排除,油井恢复了正常生产。

近年来,该区管理油井223口,信息化远传监控数据异常报警2589次,及时处置率100%,有效保障了井控安全。

信息监测降低职工安全风险

T616自动无人注水站,是该采油区的信息化管理示范点。该站采用远程数据管理,实现了生产自动化、管理自动化,大幅降低了一线职工的安全风险。

据该区资料显示,年初这个注水站采取职工现场执岗,手动管理的方法,不但形成了人工生产成本,还存在职工人身安全隐患。

“这个注水站出口压力高达5.6兆帕,管网在高压状态下长时间运行,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生产安全运行中心副主任庞文彬说。

是的,在查看该站隐患辨识大表时发现,现场执岗存在人员上罐、电器操作、防恐防暴等安全风险60多项,时刻在威胁着人员安全。该区把隐患当作事故来处理,信息远传监测系统的应用,不但降低了职工的工作量,还消除了安全隐患,成为了职工的贴心保镖。

运行负责人阿依博力高兴的说:“该站信息化建设减少人工成本30多万元,机泵的远程启停和蓄水工作自动化操作,消减了人员安全隐患,收到了降本增效和安全生产的双丰收。”

 据悉,该采油管理区信息化监测系统的应用,变井、站人员执岗为流动巡检,减少车辆与人工成本费用576万元。更重要的是起到了科技强安,消减隐患,安全生产的作用。

远程监控提升了应急响应速度

远程监控,能够及时检测到井场的异常动态,为第一时间处置安全隐患提供有力支撑。

11月26日12点20分,采油管理一区警报声声,广大职工全副武装,手持盾牌、长矛,迅速集合在集结点,个个精神抖擞,蓄意待命。“TH10316井周围发现2名可疑分子,请求立即增援。”领导的指令,向“防暴队员”吹响了保护油区安稳的冲锋号。

 据了解,2分钟前,信息化监控室观察到TH10316井周围有可疑人员,值班人员急速向区领导进行了汇报。随机,该区启动了“防恐防暴应急预案”。

当防暴队员赶到井场,看到的是有两位地方民族兄弟,正坐在井场栏杆处喝酒。经过相劝,两位很快离开了井场,消除了安全威胁,有力保障了油井安全生产。这正是远程监控系统服务安全生产,提升了应急响应速度,彰显出了科技强安的巨大威力。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该采油管理区又在科技强安方面做起了大文章,他们运用互联网,打开了安全智能化管理的大门。油气生产中水套炉智能控制、在线含水监测、抽油机远程起停、管道泄漏音波监测系统等新技术的应用,将安全管理工作步入了全新的科技化时代。

 “信息化系统使用以来,我们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油井参数异常、发现井场可疑人员,坚守了安全红线,消减了安全隐患,科技强安效果显著。”该区经理陈伟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