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采气“四勤”保安全促生产

行业资讯

“要想气站安全生产好,‘四勤’一个少不了。”早八点,七号站员工一边念叨着,一边开始了接班后的第一次巡检。

 “工作要做到‘四勤’-嘴勤、手勤、腿勤、脑勤,不仅工作变顺溜了,还能得到荣誉和实惠,这么好的事情,谁都不会放过。”七号站站长自言自语道。

为了提高集气站现场巡检质量,清扫安全生产障碍,采气管理一区积极摸索,总结出适合该区生产需要的“四勤”巡检法,自该法运行以来,有效保障了集气站场安全生产,极大提高了员工工作积极性。

嘴勤

“今天DK31井出液量异常,要重点关注;放空阀我们已经禁锢,但垫片好像还是有些密封不严,你要多巡查几次,不行就再更换一下……”交接班的两名员工,一个交代着,一个记录着。

嘴勤就是要多“问”。在交接班过程中要多问,交接班的人员要交代清楚每个细节,每个可能发生异常的点,接班人员对前班工作和未能完成的工作都要详细了解,询问清楚,做到心中有数,增强日常工作的预见性和判断力。

“我每天交班时都要问值班人设备的运行情况,哪个部位有异常。毕竟我们不是每天24小时守在设备边上,当班人员是最了解设备运行情况的人。我们只有了解清楚病因,才能对症下药。”接班的员工小王说道。

手勤

 “摸着DPS-8井采气管线总是有一股一股气流冲击的感觉,且温度较平时也低。我推断近站部位可能有节流,是不是应该提前预防注醇!”十四号站站内巡检的员工通过对讲机与技术人员沟通。

采气行业,集气站内大部分设备都是高压管线且密封,巡检人员无法直观看到气体的变化及设备的异常,他们在日常巡检中,有些异常情况通过用手摸来判断,巡检人员通过用手感触设备温度、气流冲击的形态、设备振动等方面去判断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气井的生产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气井正常生产。

 “师傅你好厉害啊,通过摸管线都能知道气井的气流量。”员工小王惊讶地看着站长。

“我哪有那个本领,我们只是通过触摸知道气井生产是否正常,至于气量吗,还得依靠流量计。”站长张亚峰回答道。

 “那你说的结果怎么跟计算机上录取的那么接近呢?”“气井只要生产正常了,一段时期内流量是不会变化的,经验告诉我的气流量。”张亚峰补充道。

腿勤

 “巡检就是要‘腿勤’,这样才能发现问题,隐患自然就少了。”培训中,小教员何月这样说。这里的“腿勤”就是要求员工当班多巡检,并通过仔细观察设备,跑、冒、滴、漏现象,第一时间发现,管线、设备零部件的异常变化,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我们巡检不只是按路线走一圈,要边走边看、边听、边闻,眼、耳、鼻同用,听听管线有没有异常的声音,看看地面有无油污滴落,闻闻站场有无异常气味。这些本领的练就,靠的就是‘腿勤’。”巡检班班长朱梦迪对新员工这样说。

朱班长十分看重设备巡检,这也让他练就了一身“好本领”,他在巡检时,地面趴着看、高点爬上看、刮风寻味看、油汽重点看、异常情况必须看,特别是夜间、季节交替和异常天气,他一定要保证巡检次数和时间,他用行动诠释他对“腿勤”的理解。

脑勤

 “不是我比别人聪明,只是我的经验多了,所以出现问题能很快想出解决的办法。”小教员小吴不好意思地说。

该区通过激励政策鼓励员工多发明创造,工作中要“脑勤”,这样才能在企业特殊时期,为提质增效出力。

 “员工拿到基本薪酬的前提是做好‘规定动作’,而拿到超额奖励的前提是多动脑筋、多流汗水。”该区经理谢宝林这样说。

“我也得努努力,决不能落后,当冠军既有名,又有钱赚。”员工小张看着“创新奖励榜”自言自语道。

 比安全,争当安全监督明星;比创新,争当技术攻关明星;比管理,争当管理提升明星;一场脑力争夺战,在管理一区开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