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危化品运输不再姓“危”
12月2日是全国交通安全日,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安全再次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随着冬季雾霾和雨雪恶劣天气的到来,有效遏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难度上升。对此业内专家指出,要让危化品运输不再姓“危”,必须站在专业角度,从行业准入、技术标准、车辆装备、多部门联动管理、事故应急处理等方面统筹考虑,提高行业本质安全水平。
30多万颗“炸弹”在移动
据了解,目前全国危险品道路运输企业约为1.1万户,运输车辆约31万辆,从业人员约120万人。这30多万辆运输车就像一颗颗“炸弹”,流动在全国的各大道路上。
去年年初,荣乌高速莱州段发生一起4车连环相撞事故,其中一辆运送汽油的罐车发生碰撞后,汽油泄漏起火燃烧,造成12人死亡;今年1月13日,四川泸州一汽车修理厂在维修危化品运输车辆时发生爆炸,造成3死1伤;12月1日,滨州市博兴县一油罐车发生侧翻引发火灾,造成1死1伤;12月3日,东营市垦利区一院落内油罐车起火,造成5人受伤……
山东是化工生产大省,交通违法的危化品企业也较多。日前,山东省公安厅高速公路交警总队对省内交通违法较多的42家运输企业负责人进行了集体约谈。据总队长田玉国介绍,山东金浩物流有限公司有298辆危化品运输车,上半年在山东境内高速公路的违法次数超过1000起;东营市金晨物流有限公司的危化品运输车辆,平均每车在高速公路违法达到10.8起,违法率极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危化品运输车违法排名前20位的企业主要集中在东营,共有17家之多。今年以来,我们共查处了2630辆违法运营的危化品运输车,向危化品运输企业开出的1万元以上大额罚单达到416笔,这在全省乃至全国来说都是没有过的。”东营交警支队交管科科长郑旭光说。
郑旭光表示,目前危化品运输行业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危化品运输车辆数量庞大。东营是化工大市,现有道路危化品运输企业164家、危化品运输车8000余辆,约占全省1/3。每天穿行该市的省内外危化品运输车达3万余辆,这些危化品运输车辆从业人员有2万多人,但大部分人员仅有初中文化程度,对道路运输安全法律法规理解不深、掌握不透,与所从事的行业高风险性极不相称。
其次,行业准入门槛低。由于市场准入门槛低和道路运输单车经营的特点,造成运输企业存在大量融资挂靠车辆,而运输企业对挂靠车辆包而不管、挂而不管,导致车辆监管缺位。
再次,危化品运输车辆非法装载现象突出。据了解,危化品的运价与普通货物运价相差很大,如果1千克普通货物运费是10元钱,危化品可能需要50元钱,所以许多危化品运输车辆都拼命加长、改装罐体,争取多拉快跑,个别车辆超载甚至高达200%。而这种加长改装型车辆安全隐患很多,一遇紧急刹车和拐弯极易侧翻。
强化监管还市场公平
据了解,针对危化品运输行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国家高度重视,不断健全完善法规。比如,在《安全生产法》等法律基础上,我国先后修订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公路运输危险品运输管理条例》等法规,进一步强化和落实了企业的主体责任。
业内专家认为,只要秉持安全运营之道,危化运输安全可以得到保障,大量事故可以避免。
全国危险货物道路运输服务联盟秘书长、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物流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吴金中建议,应加强托运环节监管,实施危险货物道路运输清单制度,改进危货罐车管理制度,建立危化品运输车辆正常通行秩序。
吴金中指出,很多托运人或上游厂商,委托一些不具有资质或安全管理水平很差的个体或企业车辆运输危化品,包括可能会使用一些超大罐车、安全性能较差的车辆,这直接拉低了市场运价,导致合法企业安全投入难以得到保证,影响了全行业安全水平。为此,他建议,相关部门除对运输企业资质严格审核外,还要加强对托运货物包装、运输过程等方面的管理。
“实行危险货物道路运输清单制度有3个好处。”吴金中说,一是管理部门、救援部门、运输企业都有备案,能大大提高事故处理能力;二是使企业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体,只有掌握了货物、驾驶员、罐车等各方面的信息,运输安全才能得到保障;三是行业主管部门可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卫星定位等相关手段,实现动态监管,有利于运输清单制度的实行,并充分保障运输安全。
山东锐特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翼则建议,应建立统一、规范的危险品物流行业标准。危险品物流的各项作业分属于不同的部门管理,其安全管理还要受到公安、消防、交通、环保及卫生等部门的监管。
“今年9月21日国家实施一系列治超新政,规定了治超工作中所涉及的交通运输、公安、工信、工商、质监5个部门的职责分工。但是,目前各个部门协作效率较低,无法满足危化品在物流环节的安全监管需要。”张翼说,应建立危化品安全监管机制及应急机制,将过去的事故管理、隐患管理向风险管理转变,并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提升物流服务能力和水平,从而实现高效、安全、环保的物流模式。
装备智能化很有必要
专家指出,危化品运输安全运营不但需要政策、制度层面的保障,需要行业自律形成良好的运营环境,更需要危化运输装备服务商提供可靠、先进、高效的运输装备和解决方案来助力。
交警部门则提醒运输企业,上路危化品车辆必须手续齐全,经安全技术检验合格;杜绝非法改装、安全技术状况不达标、达到报废期和未按规定定期检验车辆从事营运活动;健全车辆及驾驶人安全技术台账,确保车辆检审验合格、GPS装置使用正常,确保驾驶人驾驶资格合法有效,在运输危化品时,还要配上具备专业知识的押运员。
山东依厂物流有限公司拥有危化品专用运输车辆842辆,具备24570吨/次的运输能力。该公司以10多年的危化品运输经验,总结出最适合危化品公路运输的车辆配置需求,采用“点菜式”的装备选配,其选用的很多车辆配置标准也升级成了行业标准。
依厂物流公司董事长徐依厂介绍说,该公司车辆全部安装了远程监控设备,实现了远程可控管理,同时开发了“电子围栏”技术,与交警部门联网,对车辆限定路线行驶,实现互动,及时通知并提醒驾驶员注意修正。监控中心可以对长途运输车辆进行定时更换驾驶员的设定,提醒驾驶人及时换班,避免疲劳驾驶;还可以限定车辆的最高车速、最高载重量,避免超载、超速及疲劳驾驶引发的恶性交通事故。
除了远程监控和移动互联,大数据也开始服务于危化品运输。7月22日,全国危险品物流大数据分析处理中心项目在山东垦利启动。垦利县物流商会副会长宋伟志介绍说,该项目总投资2824.62万元,主要是建设全国危险品物流大数据分析处理平台、危险品物流智能一体化配套体系,完善网络终端、GPS等运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