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全面排查危化品企业的安全风险和隐患

行业资讯
安徽省构建政府监管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风险和隐患立体排查工作机制,通过网格化排查,做到全覆盖、无死角、无遗漏;要突出排查重点,彻底摸清易燃、易爆、剧毒等高风险生产经营储存场所及可能受到事故影响的人员密集场所。生产经营单位每年要开展一次全方位的安全风险排查,并形成安全风险排查评估报告,评估情况及时通报全厂及相邻有关单位,并报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备案,遇有重大变更要随时进行排查评估。 1.及时收集、认真分析国内外各类典型事故案例,对照本单位实际情况,借鉴事故教训,举一反三,查找存在的风险漏洞与薄弱环节。 2.抓住泄漏、火灾、爆炸、中毒、窒息、坍塌、倒塌、坠落、挤压等致灾因素,结合危险化学品储存量大小,科学、准确的评估事故可能影响范围,排查可能存在的重大风险和隐患。 3.突出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员密集场所,结合风险评估结果和现实管理状况,排查可能造成群死群伤的风险和隐患。 4.盯紧动火、受限空间作业等特殊作业环节,排查特殊作业的风险评价、控制措施和安全规程。 5.高度关注新兴化工产业,严格风险评估论证管理,认真排查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可能潜在的风险和隐患。 6.进一步明晰监管责任,消除监管漏洞,排查部门监管结合点可能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 7.针对违法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危害大、隐蔽性强的特点,排查可能出现违法生产、储存的地区(场所)及人群。 8.坚持底线思维,按照事故后果最大化原则,排查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隐患,严防“想不到”的问题。

东方报警推荐气体检测仪便携式气体检测仪气体探测器气体报警器声光报警器防爆声光报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