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输送管道隐患整治攻坚战进展

行业资讯
油气输送管道隐患整治攻坚战进展

    据统计,截至2015年5月底,全国排查出的29436处油气输送管道隐患已完成整改21799处,整改率74.1%,其中6992处需要政企联动协调解决的隐患完成整改3998处,整改率57.2%。全国31个省(区、市)中,隐患整改率超过80%的有青海、天津、吉林、广西、陕西、浙江、安徽、云南、四川、广东、湖北、江苏、福建、新疆、宁夏等15个省(区、市),整改率低于70%的有重庆、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江西、北京、黑龙江等8个省(区、市)。9家相关中央企业中,隐患整改率超过80%的有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2家企业,整改率低于70%的有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等3家企业。

国务院油气输送管道安全隐患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
公室组织召开宁夏回族自治区
有关重大安全隐患整改工作协调会
 

    2015年6月16日,国务院油气输送管道安全隐患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能源学院校区占压长宁天然气管道重大安全隐患整改工作协调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能源局、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永宁县人民政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有关部门及其所属单位、银川能源学院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会议听取了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中石油关于银川能源学院校区扩建后占压长宁天然气管道重大安全隐患整改进展情况汇报,与会代表认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永宁县人民政府、银川能源学院与中石油协商议定的重大安全隐患整改工作方案和各方任务分工明确,充分体现了相关各方的责任,原则同意长宁天然气管道重大安全隐患整改方案。要求相关各方加强沟通协调,尽快启动管道改线工程以消除隐患。在隐患整改完成之前,永宁县人民政府、中石油、银川能源学院等单位应严格落实管道日常监管和保护措施,加大管线巡护力度,加强应急管理,采取切实可行措施保证管道运行安全。在占压段管道完成改线并投运后,银川能源学院相关设施方可投入使用。


天津市积极采取措施整治占压管道安全隐患
 
    天津市滨海新区南疆大桥砂石转运站长期占压天津石化、中石油大港石化公司等6家单位的18条管道,形成重大安全隐患。近期,天津市安全监管局积极协调天津警备区、南疆大桥码头租赁单位及相关管道企业,组织市(区)公安局、滨海新区军事部、大沽街等相关单位召开专题协调会,研究确定彻底整治南疆大桥砂石转运站占压管道安全隐患的具体措施,并落实整改资金。会议确定由码头租赁单位自行拆除码头及相关附属设施,经安全监管局和天津警备区军保办共同组织验收后,建立管道用地隔离设施,实现区域相对封闭,彻底消除隐患。隔离设施建设费用由新区政府负责,码头及相关附属设施拆除所需费用由滨海新区政府和相关管道企业分摊。目前,隐患整治工作正在进行,南疆大桥下码头及相关附属设施已经拆除。

海南省政企联动深入开展隐患整治攻坚战
 
    中海石油管道输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管道公司”)在海南省境内共有4条天然气输送管道,长约520公里,共排查出隐患19处。为推动隐患整改工作,海南省工信厅、安全监管局多次派人会同海南管道公司相关人员到东方市、澄迈县等地管道隐患点进行现场办公,共同研究整改措施,并在管道改线路由规划和落实整改资金等事宜上给予大力支持。海南管道公司隐患整改涉及管道改线17处,海南省与海南管道公司协商分摊隐患整改资金,海南省承担拆迁、临时征地等补偿费5372万元,海南管道公司承担工程配套费等2400余万元,政企联动合力推进隐患整改工作。此外,海南省工信厅还安排了专项扶持资金600多万元用于2015年的油气管道隐患整改。截至5月底,海南管道公司重大安全隐患已经全部整改完毕。

四川省道隐患整治与文物保护并举

    近期,四川省德阳市境内,中石油西南管道兰成渝输油管道绵远河穿越改造隐患整治工程与绵远河“绵竹城”遗址文物保护范围发生冲突。为此,四川省油气输送管道安全隐患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积极与省文化厅(文物局)协调,组织文物专家赴现场进行勘查,并由省能源局组织省公安厅、文化厅(文物局)、安监局、德阳市人民政府、中石油西南管道分公司等多家单位召开专项协调会。鉴于油气输送管道隐患整治工作的紧迫性,参会各方达成以下共识:原则同意中石油西南管道分公司在文物保护部门指导下,边施工边申报手续;中石油西南管道分公司在施工期间,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加强对绵远河段管道的安全监控,防止事故的发生,并制定该段管道安全运行的应急预案。经过协调,兰成渝输油管道绵远河穿越改造工程已于5月8日开始施工。

 

来源: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