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脱硝系统为什么事故频发?

行业资讯

2016年6月15日一家炼化企业催化装置在对脱硫塔顶烟筒进行修补作业时发生燃烧,导致正在内部作业的4名工人丧生。

无独有偶,前段时间南京一家炼化企业在对脱硫脱硝系统烟筒也出现腐蚀穿孔,在外部进行修补时,烟筒内部所衬橡胶防腐层出现燃烧,由于烟筒抽力较大,又无从进行外部扑救,燃烧速度非常惊人,所幸无人员伤亡。

为什么装置脱硫脱销系统会频繁出现安全事故呢?大家知道2014年12月31日是炼化企业承诺达标排放的最后期限。在这段时间内,各种烟气脱硫脱销工艺技术在没有经过充分论证及没有工业应用经验的前提下相继被应用。投用后效果参差不齐,设备、管线腐蚀问题频出,大部分处于修修停停状态。工艺不成熟,设备不过关,维修人员,管理人员对该系统的认知刚刚开始,没有教训可以汲取,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很不幸这家企业发生了群死事故。

经过了解得知这家企业的催化脱硫脱硝系统在2015年3月投用,其工艺技术由南京工程公司研发,投用后效果不很理想,没有达到设计指标,2016年设计人员改变了捕集器的型式,材料也有不锈钢改为PP(聚丙烯)材质,或许是为了降低成本或许是为了防腐,在塔内部布置非金属易燃内构件,为事故的发生埋下了巨大隐患。

该系统2016年3月改造完成,投用后效果比较理想,运行一个月后塔顶烟筒出现腐蚀穿孔,停工检查发现不锈钢复合层出现局部腐蚀,管理人员决定进行修补。修补工作从5月初开始,安全防范措施只是在烟筒底部铺设了石棉布进行隔离,在烟道内部搭架子进行动火作业。没有想到作业持续一个多月后,发生了着火事故。

或许施工人员并不知道下面是易燃的塑料材质,或许安全人员对这一风险识别不足,或许方案制定人员缺乏经验,或许监火人也没有想到塑料的捕集器会燃烧。也许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缺乏经验。

多年来按照石化系统的经验,进塔作业只要内部空气分析合格后,内部动火就基本安全无忧了,内部受限作业空间打隔断更多的是为了防止掉落物体。

问题是设计人员在塔内部更换了易燃的内构件后,对于内部的动火作业风险给出提示了吗?对于一向靠经验干活的人来能够意识到巨大的风险吗?可以说在整个施工环节都没有人充分认识到。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作业人员,甚至是设计人员。

这次血的教训希望能引起大家重视,这是用多条生命的代价换来的,但愿今后不发生雷同事故。

本文源自:可燃气体探测器专家:www.hrbeast.com 东方报警-宣创“气体检测预警互联开创者”受限空间气体检测仪|动火现场|气体检测仪|防爆视频监控|气体检测预警仪|可燃气体检测仪|有毒气体检测仪|气体探测器|气体报警器|防爆声光报警器